「什麼?太扯了吧!你才大一就在管理顧問公司當專案經理!?」
餐桌上,同學瞪大眼睛、驚訝地看著我,迫不及待地詢問我是如何找到這個機會的。老實説,每次想起這背後的契機,連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。
一切的開端,都要歸因於我去年參加的學習型社團。
而加入社團的原因,要從我對大學學用落差的體悟講起。
這學期在跟同學們一起吃飯、深聊時,發現大部分人對職涯感到迷惘,不喜歡自己在學的內容、也不知道學完能用在哪裡?於是過著得過且過、迷茫又瞎忙的大學生活。
在台灣,大學猶如職涯訓練所,科系主宰了未來發展方向:讀會計的做財務,讀物理的搞科學。而教學的內容與方式,往往是傳統且陳舊。
然而,職涯的選擇必然如此單一且狹隘嗎?
學生才剛進大學,怎麼得知所選的科系適合自己?課堂中,僅僅被動坐著謹記老師傳授的知識,又真能幫助我們適應職場上的挑戰嗎?
根據調查顯示,在台灣,
57%的上班族表示自己學非所用,60%的Z世代認為自己人生代名詞是 #迷茫。
我們看見,不只是大學生,許多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都面臨 #學用落差 帶來的痛苦。
我身邊就有許多剛出社會的朋友,缺乏職場探索的機會,但能用於學習的心神相當有限,對於職涯更是感到無力又無助。
當我們的教育系統僵化、缺乏彈性,教學內容與形式跟職場呈現巨大的鴻溝時,學用落差的痛,就成了台灣社會留給年輕人的副作用。
從高中開始,教育成為我密切關注的領域,也期待台灣教育能擁有學以致用、用以致學的良性循環,更多採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方式助人成長。
因著這股熱情,我當過市政府的兒少代表,與官員一同討論教育政策;也在跨國的教育新創公司實習,輔導高中生發起創業專案;甚至自己嘗試創業,幫助學生運動員進行生涯規劃。
但我後來發現:教育的問題,就是社會結構的問題。
要做到實質的改變,我不能只是做教育。
我還需要認識不同產業的現況及課題,做到跨領域的資源整合,並大幅提升個人思考、管理職能,進而與不同強者聯手,才有能力創造改變。
於是,在去年我加入了一個由創業家們發起的學習型社團,旨在幫助社會新鮮人建立「任何職場領域都需要的底層素養」,並透過來自不同領域的導師、學員們的知識交流,刺激學習,為學員創造 #跨域探索、#職能再造 的機會與實力。
三個月的訓練中,舉凡批判思考、自媒體寫作、商業案例分析、專案管理……等都是我們的學習內容。同儕年齡橫跨七年級生到Z世代,學員身份從學生、業務經理、到創業家都有,加上訓練講求團體協作,因此學習不只發生在課程講授,更多是在同儕間的討論與交流。
這一系列訓練,幫助我從一位教育愛好者,一步步積累跨領域的人脈、視野與職能,更使我有機會透過社群連結,協助建置我經營的教育創新組織。
另外,我也因著在培訓中的表現,成功爭取到擔任管理顧問公司的專案經理的機會,如今更成為實習外派經理,繼續磨練、提升自己的經理人職能和業界經歷。
這一連串自我提升、跨界接觸的機會,是我過去從未想過的。
我很感謝 #基礎職能社團 帶給我跨領域的刺激、以及深化職能的契機;使我在大學主修科系之外,還能累積不一樣的經歷與視野;甚至在下一屆基職社團裡擔任講師,一同培育台灣的未來人才。
於我而言,這裡不只是一個授課的開課單位,我們在創造一種新型態的人才培育方式及想像,讓渴望個人成長、跨域學習,卻苦無機會的年輕人,擁有一個能大膽試錯、勇於成長的場域。
期盼在這個對社會新鮮人不友善的世代裡,我們都能透過深化職能素養,擺脫學用落差的痛,讓我們不論面對什麼樣的職涯,都能具備足夠的自信與底氣,開創自己想要的未來!